關於【与玥樓】這間餐廳已經開了至少四年以上了(如果霍爾沒有記錯的話應該是2015年開幕的,如有記錯再請指教修正),這間餐廳當時在籌備時就風風光光的,包含知名主廚的加持、星野集團故事性的行銷以及建築物的特殊性早已在許多台中人的心目中屬於很高級很有話題的中式粵菜頂級料理餐廳,也已經有許多知名的部落客、用餐過的客人的種種分享,霍爾本持著不寫業配文的精神在許許多多的細節上已有許多的分享,霍爾就不需要有太多的贅述,僅針對此次的就用餐感受、用餐經驗、菜色來分享給予大家。
開了那麼多年,今天霍爾終於有幸能夠因朋友的邀約來此用餐,準備開車駛入停車場的旁邊就立著很有質感【与玥樓 頂級粵菜餐廳】的立牌,由此立牌就可以大概知道此餐廳的CIS都有經過設計師來設計的,其餐廳企業顏色依照整體搭配也不難猜出以黑、金、紫較為雍容華貴的色系。
進入到停車場後發現停車位十分的寬敞,整個停車場是L型的,整個連接到後面的廚房及進貨動線。霍爾停好車下車後映入眼簾的就是被落羽松(此時落羽松的季節是禿禿的,可能要再等一兩個月天氣比較暖活才會開始發綠芽)及青竹所圍繞的清水模建築【与玥樓】的本尊了。
就在等待朋友的同時,總是忍不住的星少爺開始到處亂跑,找小鳥、看魚魚、看花花、撿石頭........。這裡兩旁的水道都有養魚,如果有帶小孩子來,還是要注意一下安全喔!.....
從停車場的另一側進入蜿蜒走道的最底端便是餐廳大門的入口了。左邊窗戶邊的親水池可讓窗邊座位的客人感受到坐在池畔邊用餐的愜意。親水池的水藉由高低的層次不同緩緩地流下到最下層的生態池可使得這兩個層次形成一體感,並在生態池上設定了蜿蜒的走道中;在走道的兩旁還種植著落羽松及沉水石,利用這兩旁的設計讓走道及蜿蜒的感受得以延伸,真是個不錯的設計方式。
雖然當初在設計的時候的概念及方法是不錯的,但是有些部分並未設想進去是霍爾覺得可惜的部分:
1. 在進排水的設計上面並未充分的設計,水的循環與過濾系統因為設計不妥當導致水面上的水感受不太乾淨,雖然池裡面有養魚但是整體水面讓人感覺是死水並未流動,水面上的浮游物或魚的糞便太多且水底的青苔和打底的水泥(或彈泥)並未生長均勻有著讓人感受到因時間的淬鍊而感受到骯髒的感覺。
2.霍爾仔細觀看池底的部分採硬底式的景觀池而非軟底式的,建議可以在水池底部均勻的鋪滿光滑黑色的鵝卵石(拋光黑卵石)可以增加美觀也可以降低青苔的亂生長。
此水池應為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篇第十七章【綠建築基準】第三節【建築基地保水】第三百零五條 【建築基地應具備原裸露基地涵養或貯留滲透雨水之能力......】也就是(雨水貯集滯洪設施) ,將雨水貯集池美化為親水池畔的景觀池是很棒的設計手法,但是必須要考量到未來營運的後續維護成本,以及在設計時的設備考量。畢竟一間餐廳的設定營運年限至少也要10年、20年、30年。假若後續無法繼續維持此景觀池不但更容易造成髒亂的感覺,還不如當初就放棄這樣的設計。
由這張照片就可以很清楚地了解到生態池真的是很不好維護,尤其是這種淺的水池,生態的平衡跟設備的投資真的就會很重要了。
照片裡這棵松樹到是很用心的在雕琢,松樹的生長雕琢真的是很費心的,要依照生長的過程方式,幾乎每半年到兩年就要請專業的師傅來"綁"造型。
今天我們就坐在這一桌。首先進入大門後前面的領檯素質都不錯,年輕、貌美,但是在對於客人互動的經驗上面略顯生疏。帶領到位置後有非常熟捻的為客人拉位子,但是拉位子的時機上可能還要再多一些經驗,才能很準確又不失禮且抓對時機的去為客人服務,不然真的會可惜了這樣貼心細心的動作阿!
舉個簡單的例子:
今天我們是兩家庭的聚餐除了大人之外還有兩位需要嬰兒座椅的小朋友,並且我們的成員裡面也都沒有"老人家"或是"長輩",我們大人的手上都有提著給對方小孩的禮物,此時客人會先把小朋友安頓好才會開始調整自己的座位,所以在這個時候應該還不會有人入座,此時如果拉椅子就會顯得多餘,應該先協助"穩住"兒童座椅讓小朋友入座或是趕緊協助把手上給小孩的禮物先放置好正確的位置才是比較加分的做法喔!
當入座後也非常熟捻的詢問今天要喝甚麼樣的果汁或是茶飲,我們大家很沒有創意的點了【普洱菊花茶】來做為這次用餐的開端。
點完餐後,立刻就送上XO醬。XO醬的成本是比較高的,早期去星級飯店吃粵式餐廳也都是直接點完菜後直接送上XO醬,但是可惜的是現在無論星級酒店或是粵式餐廳已經很少有這樣的服務了;XO醬除了能夠當用餐時佐菜的沾醬外,也可以讓客人在等菜的同時當作開胃的小菜來一同輟食享用,這樣的服務真的很不錯,也讓霍爾想起了早期在飯店工作時我們那種在細節上的貼心。
此時霍爾一定要好好品嘗這份貼心的醬料。這裡的XO醬是真的會"辣"喔!!!,看了一下內容物,霍爾猜想可能許多內容物用料理機打碎後再拌炒,因為除了辣椒和瑤柱絲以外並未看到其他的材料,雖然如此但是除了辣以外那份鹹香依然保留在醬料中。
**提醒一下: 醬料底盤缺角喔!!**
【燒味雙拼】: 花蓮黃金油雞拚金磚燒肉
黃金油雞真的十分的"嫩"厲害的油雞在骨頭與肉之間分離是霍爾判斷的第一步;再來就是"皮"跟"肉"間"雞油"與"醃料"比例上的判斷,可以讓咬下去後皮Q肉嫩並且讓雞油與醃料的層次能夠更好。
燒肉的部份也真的很有水準,霍爾光是想到燒肉料理的工序我就快瘋掉了,光是(五花肉的選擇)--(醃料)--(下鍋煮)--(豬皮抹鹽)--(兩次進烤箱或烤爐燒烤)--(切工)就要花很多的時間來製作。這份燒肉真的做得很不錯皮、肥肉、瘦肉間採黃金比例讓(要下去的脆)、(咀嚼中的Q)、(咀嚼後的香)能一次擁有,且大小比例剛好一口完成,再加上蔥薑醬料的清香,真的很不錯。
【避風塘南非鮮鮑魚】
"南非鮮鮑魚"與粵式料理中的"乾鮑"對於口感中的呈現是不太一樣的。乾鮑經過了乾製"收縮"後再經由"發"的還原再逕行烹調所著重的口感在於【溏心】;然而"南非鮮鮑魚"因為新鮮帶殼的鮑魚以至於所著重的口感在於Q彈間的軟嫩。
用避風塘的方式來去烹調南非鮮鮑魚是需要功力的;新鮮的鮑魚帶著豐富的水份所以在油"煸"的過程中是需要裹粉一同下去油炸,以便免鮑魚內部水份煸乾後失去口感;但是用這樣的方式下去烹調會導致蒜酥與各辛香料香氣無法入味於鮮鮑魚內,會導致口感分離的感覺會較大。
雖然此南非鮮鮑魚的品質及肉質真的不錯彈牙且Q嫩,但是很可惜的是用避風塘的方式烹調,這份平衡不是破壞了避風塘的鹹香蘇就是破壞了鮮鮑魚既有鮮嫩Q挺可惜的,霍爾自己本身不喜歡這樣的烹調方式。
【香煎豬肝】
霍爾一看到這道菜就十分的興奮,這道菜是一道"台菜"的名菜,霍爾小時候第一次吃到這道菜是在台北欣葉吃到的,想當然看到這道菜就會有莫名的懷念,這道菜的精隨在於將煎豬肝上【糖化】,對於此道菜的火侯必須要拿捏得很精準。
本次的香煎豬肝,確實有經過"糖化"的過程,但是比較可惜的是霍爾還是覺得有點偏老,但是說句實話這道菜真的對於火侯的拿捏要十分的精準,在焦糖化的過程中梅納反映有時候會較慢發生,所以容易導致豬肝皮的部分"變厚"使得在整體比例上面會覺得豬肝有點老。不過這道菜已經對於糖化比例以及肝腥比例處理的時分得恰當了,如果在火侯上面或是切修豬肝部分在薄一些,讓焦糖化的豬肝皮能薄薄的一層,然後豬肝內粉粉嫩嫩(但是要熟且不能過老)也許這道菜就能夠表現得更好。
【牛肉河粉】
這道牛河表現得四平八穩的,無論在配料的比例,以及牛肉與河粉間炒的時機都表現得十分的出色。牛河這一道很平凡的菜色卻是能夠表現出師傅炒功的一道菜,辛香料、牛肉、河粉,這三種熟度不一的食材在經過下三次炒鍋後,還要整體呈現出一體的那種平衡感覺。
【鮮蝦腐皮捲】
鮮蝦腐皮捲在外面許多餐廳的作法是除了鮮蝦以外,再將鮮蝦打入蝦漿內,但是這裡的作法捨棄了蝦漿直接給你看得到的大蝦仁,在腐皮內再捲入紅椒、荸薺等來增加甜味及口感上的脆度,其實是很大器的做法,在口感上面也許沒有蝦漿的彈性,但是在整個鮮蝦放入口中咀嚼的感受絕對是有過之而不及。
【天鵝蘿蔔絲酥】
可愛的天鵝造型的蘿蔔絲酥餅,除了對於整體擺盤的趣味外也讓這一個中式鹹點創造出不一樣的創意,不過霍爾因為覺得那個天鵝頭好像有點硬,所以並未食用所以也無法分享給各位這個天鵝頭的口感。
這裡的蘿蔔絲酥餅用"蘿蔔絲"和"蘿蔔泥"下去依照比例下去包入酥油皮內,在那滿滿的蘿蔔絲還有蘿蔔泥當中那種包覆的滿足口腹感真的很好。整口咬下去蘿蔔的清香搭配著酥油皮的層次,將那一種香甜清新而不膩的酥皮完全展現出來。
【豆沙煎鍋餅】
這道菜就比較普通了,通常餅皮的部分有分為軟皮和硬皮,霍爾曾經吃過的豆沙煎鍋餅或是棗泥煎鍋餅是使用軟皮,甚至它們的軟皮都是現場用麵漿直接下鍋煎圓的皮後再放入餡料,霍爾自己本身比較喜歡吃軟皮,這道菜就屬較為一般般沒有錯誤的甜點。
【骨膠原菜膽雲吞古早雞湯】
終於,最厲害的湯品出現了,霍爾務必要好好地介紹一下。
一開始來到【与玥樓】翻了菜單發現它們的"湯品"特別的貴,心裡想 : 憑甚麼同樣的名稱卻要那麼貴的價格 (每一盅湯都要破千元),於是便硬要點一鍋來試試看,當這道湯呈上來時霍爾就知道它的厲害了,首先它的份量十分的大氣,雖然菜單上面標示著(6人),但是實質上8~10人都不成問題,依照實際來看"湯料"與"湯"之間的比例比起其他餐廳的湯料確實給的很有氣量,再來就是它那個很棒的湯頭了。
霍爾很沒有禮貌的先攪一攪看了一下湯頭,濃濃的白濁色中上層再浮了一小層薄薄的雞油,這種湯在霍爾的記憶中跟傳說中的"頂湯"相當的類似,傳統【頂湯】要用到大量的排骨、雞腳(膠質的來源)、老母雞、火腿、瑤柱等材料經過燙、蒸煮、燉、過濾後而成的基底湯頭十分的耗工成本也十分的高,不過這次的湯品小弟在猜想應該還有一個特別的武器吧!!!那大概就是-----大量的雞腳和"鯊魚骨(或是魚骨)"才有機會呈現這樣的湯頭。
入口後清爽濃郁但卻不膩,湯裡面都包含了大量的膠質在裡面,湯料的雞肉鮮嫩加上雲吞所包覆的滿足感搭配著菜膽(娃娃菜),每一口都讓人感受到滿足,這是我今天來与玥樓吃飯過程中最棒也是最好的一道菜,下次有機會還要再嘗嘗其他的湯品。
【霍爾的不負責任講評:】
能夠稱之為【頂級粵菜料理】餐廳光是"頂級"兩個字,就讓霍爾務必要用較為"嚴格"及"尊敬"的態度來去分享這一次的用餐。
室外的生態池維護是一個很大的成本,在設計的時候應要在設備或是維護上面先行做計畫並納入營運預算內,生態池的循環系統及過濾系統影響了未來在營運上面的成本負擔與困擾,經過了歲月的侵擾,如果讓"老態"、"髒亂"的感受來影響了整體的感受,霍爾認為這是很可惜的,如生態池內其實可以舖上一層拋光黑色鵝卵石來降低青苔的繁殖以及青苔生長的平均,這樣就算是長了青苔來增進生態風貌也不會顯得雜亂。
因生態池內有養魚,此時在流水的含氧量及過濾更是重要,如池水無法有效流動及過濾常會導致浮游的有機物浮在水面上,也會"有機會"孳生蚊蟲。
可能因為了配合整體室內裝修採"簡風",使得桌面的Setting上面略嫌簡易(也許是為了要配合整體的室內設計吧???),桌面上除了基本的骨盤、筷架、筷子、湯匙、湯碗以外就沒有其他的桌面Setting了,如能搭配簡單的"單隻"花束或是其他可以增添"感受"的桌面物品搭配得宜,也更能增添其餐廳的風格,讓一進來坐到位置上的客人能夠有更棒的視覺、觸覺的感受。
領檯的服務人員素質不錯,但是略嫌經驗不足,帶位時可以先別急著帶到定位,如能不時的回頭關心或是帶位時與客人的眼神、笑容能更加溫暖的交流,更能突顯賓客來此用餐的"歡迎之意"、"關心之意"這是一個可以加分的服務。
點菜人員需更加鍛鍊自身的經驗或是藉由教育訓練來提升對於客人的經驗分享;對於餐廳的菜色要更加的了解並且在點菜的過程中其實如能【適時】提供建議 (請不要只建議價格高的菜色,需很適當的去了解客人內心中想要的),點菜人員應須【適當】的找機會與點菜客人交流才能讓"客人"與"餐點"之間達到平衡點,讓整個用餐的過程再【點菜】這一項成為很好的起點。
由於此餐廳價格比起一般的粵式餐廳高,在相同菜色的名稱應要有更突顯與別人不同之處,否則很容易地會被與其它的競爭對手做相比較,不過与玥樓的餐盤器皿的選品以及擺盤確實讓我看到頂級中式餐廳的樣子,藉由許多不同的餐盤器皿擺設出令人賞心悅目的感受這一點是霍爾必須要讚許的部分,盤內的裝飾菜也都有著近代餐飲的進步。令人懷念還想要再喝的湯品也是一項很棒的特點。
將這樣豐富概念的餐廳營運其實是很辛苦的,雖然很嚴格的建議了那麼多事情但是霍爾還是依然能夠感受到餐廳營運團隊的用心與努力。讓更好的餐點、更優質動人的服務來滿足消費者來自四面八方的不同要求,真的是很辛苦的事情。霍爾期待著在這個競爭激烈的餐飲環境下這樣的餐廳能夠繼續地給予我們驚喜,也盼望著許許多多的饕客們更能珍惜每一個用心經營努力的業者並且真心期待著這份認真與用心。
店家資訊
營業時間 : 11:30~14:30
電 話 : 04-2382-9128
店 址 : 408台中市南屯區公益路二段783號